情境教學法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定義:

    情境教學法強調語言和真實情境之間的關係:語言是在情境當中學習得來 的。

將真實世界的情境帶入語言教室內:情境教學讓學生能感受到所習得

的語言,真正在現實生活裡應用的情形。因此對於學生不懂的語意,無論是用母語翻譯(如同文法翻譯法),或用外語解說(如同直接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皆認為不合適。最好的方法是經由情境讓學生明瞭語意。

特色:

   利用輔助教具、情境來解釋語意,而不用母語翻譯或外語解釋。

   口語練習在書寫練習之前,教材先以「聽」的方式呈現。

   教室裡只用外語對話。

聽說教學法的指導原則就是「學會能聽能說」,可以想見聽說教學法 是一套聽、說重於讀、寫的語言學習方法。

 

團體語言學習法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目標:

利用團體的力量來協助教學;而以目標語言溝通日常需求,則是團體語言學習法的教學目標之一。

當老師進行課堂活動時是站在學生的背後,因為教學者認為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減輕學生一直面對老師的壓力,更可以增進同學間互動的機會

學生甚至可以自己決定上課內容,因為團體語言學習法學者相信,當教材是由學習者自己挑選編排時,更可以增進學習的動機與興致

之後,當學生漸入佳境,再由老師加入特定的教學內容或教科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可以輪流發表自己的學習經驗

一來可以聯絡彼此感情,並增加使用語言的機會;二來,可以建立一種團體感

由於學生在團體的學習環境中,常因競爭的壓力阻礙了進步,此 法主張老師不僅要顧及學生個別的智力與情感,更要重視學生彼此之間 的關係。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就像一個團體 (community),老師的角色, © Caves Educational Training Co., Ltd. 023 要調整為「諮商」、「輔導」的角色,在學生有需求時,「輔導者」適 時提供幫助。換句話說,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可比擬為「輔導者」 (counselor) 與「尋求協助者」(client) 之間的關係。輔導者(老師)不主動 給予協助,而是被動等候諮詢,於是,尋求協助者(學生)自由決定要學 什麼,然後再問老師,因此這種教學法又稱為「諮商學習法」。

當老師需要評量學生時,即使是採用可能帶來分數壓力的紙筆測驗,

老師也考慮學生是否有足夠時間準備。而測驗的內容偏向多元融合的

整合性考題,不偏重特定語言能力的單向技能或語言知識性考題,學

生能活用語言才是評量的重點。

團體語言學習法多用在成人語言學習,若是運用在兒童語言學習上,

教材產出以及班級經營必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畢竟孩子的自制力與

認知能力都不如成人成熟,可能無法像成人學習者一樣清楚了解自己

想要學習的東西。

 

默示法 The Silent Way (SW)

目標:學會用語言自我表達,表達自己的想法。。

原則:1、教師保持沉默但主動建立情境引發學生自覺地學習。2、聽說讀寫所有操作,是在建立兒童自行習得語言的發展意識,而非累積知識。

優點:1、沈默使學生能專注於所學的標的物上,進而產生組織、統合的能力。2、神莫可以讓學生比自主性,讓學生字動自發。3、老師的沈默有助於學生的團體合作及使學生學習自我糾正。4、學習過程的錯誤不但重要而且必要。5、大向進行有意義的練習,不需要複誦。

缺點: 時間難以掌控少雙向互動

特點激發學生感官  /  強調自我意識 /   學習壓力小  /  吸收度快

一種有新機的教學法, 讓學生能卸下心房學習營文,Lozanov認為學生在較無壓力下可以有一是無異是學習新的事物

  1. 權威性:

   學生對有權威的人或資訊記憶力比較清楚> 像是老師的自信,表演才能,以及對某一教學法的教學的自信都能增加權威性<

  1. 嬰兒化

讓學生跟老師培養向父母和兒女的感情。讓學生能在活動中找回自信心。而且對兒童來說學習新的東西事件輕而易舉的事

 

直接教學法(Direct Method)

直接教學法的精神是「學生『直接』使用目標語言來學習,而不是透過老師的翻譯來取得對標的語的了解」。從這點我們大約可以預測在使用直接教學法的課

堂上,師生的互動情況應該會與文法翻譯法有所不同。

一、認知方面—教學概念要點

直接教學法希望教導出「具有溝通能力」的學生,老師不採用翻譯讓學生了解字義、文法,反而是運用大量的教具、實物、手勢、動作、情境……等,讓學生在實境佈置中了解所要學習的課程,並在這些情境中練習如何運用單字造句及對話。直接教學法強調以目標語言直接學習,所有的教學、思考、語言產出

最好都以目標語言為主。雖然沒有硬性限制母語的使用,但教學者仍會認為母語不應出現在教室中。老師會在練習中注意學生的各種錯誤,但不是直接糾正,而是提供方法讓學生自我改正。評量方面老師則會利用師生或同儕間對話時進行評估,評量的原則比較偏向「如何使用語言」,而不是「展示語言能力」。

二、情意方面—師生互動、學生情緒

課堂上的活動仍多以老師主導,但與文法翻譯法相比,直接教學法的學生採取較為主動的學習角色,因此師生的關係更像是夥伴,是一種雙向的溝通。影響

直接教學法大大顛覆了文法翻譯法對於文法與翻譯的重視,但有些人卻又認為直接教學法過於忽略讀、寫的訓練如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自然教學法

Krashen 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其中心要旨是由下列五個假設組成。
1.習得-學習假設(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習得注重意義和資訊,母語能力的培養即為此類;而學習注重形式結構,一般學習第二語言就偏向於此,「正式教學」過分注重形式和語法,其結果只會阻礙習得過程。習得過程而不是學習過程才能使學生使用目標語進行交際。
2.自然順序假設(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大多數人習得語言項目的順序是一樣的。
3.監控假設(Monitor Hypothesis)
在成年人發展第二語言時,「習得」擔任著提高流利度的責任,而「學習」則擔任檢查自身的言語。習得的語言在輸出時已經受到已有知識的監控和編輯。藉由學得的語言規則和顯性的結構知識可以糾正和編輯所輸出的語言。這種語言規則和知識不會促進交際能力,而只能起監控和修補的作用。
4.輸入假設(Input Hypothesis)
輸入假設主張只有當可理解輸入成為前提時,習得才能產生。可理解性輸入是激發習得過程,並最終內化語言結構和語法必不可少的條件。學習者經由理解稍微超出他們目前語言水平的輸入而產生習得,即i+1的語言,而獲得較高的語言。
5.情感過濾假設(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情感過濾假設認為,學習者的情緒狀態會影響到語言習得,情感在正面狀態時,學生容易接受輸入,因此有利於習得;而心理上有防備或焦慮等這些負面因素,會使可理解輸入語言無法進行語言習得的運作。
自然教學法目標是交際技能日常會話能力。自然法是為了初學者設計的,並幫助他們進階至中級程度的交際能力。教學大綱屬於交際性大綱。自然教學法的語言課程教學目的在於基本個人交際技能,即口語和書寫方面。此法基本的概念,來自兒童語言習得的過程,得靠經驗的累積。語言的形式是習而不察的,自自然然的建立起語言的習慣,經過不斷的嘗試錯誤而達到成熟的境界。
教學的內容只要達到i+1 就行了(input+1)。

優點:
  1.剛開始上課時教師鼓勵學生
用第一及第二語言合併回答,

   待學生已有充分的語言及心理準備再鼓勵他們用第二語言回答。   

  2.上課著重四種語言技巧:聽→說→讀→寫,依序進行。   

  3.使用視聽輔助器材以幫助學生理解單字。   

  4.強調理解且有意義的溝通,及正確和理解性的語言輸入,以提供

   成功的語言學習必備條件,使學生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5.在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中,沒有句型練習及錯誤矯正,也未十分強

     調文法細節,故學生能夠愉快地接受及使用第二語言。
   6. 好的語言輸入:是能幫學生前進到i+1,並幫助學生複習已學過的

    東西。
    7. 良好的學習環境,要讓環境中的讓人產生負向情緒的因素降低。

缺點: 

   1.教師要花一些時間蒐集有趣的教材及不同的教學輔助資(如圖片、日程表、小冊子、廣告、地圖、書本,甚至遊戲)以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生。   

   2.學生注重使用第二語言的流利性,但不見得注重使用該語言的正確性。  

   3不適用於升學體系

   4.不適合在大班教學

 

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 

行距內縮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 教學法是一項無壓力母語學習法。目前美加等國用此教學法對移民做美語訓練。上課不需中文翻譯,學生經由教師的肢體動作來理解,進而自己做出動作來表達已理解的內容。運用T.P.R.能訓練學生的「聽」力,再進而訓練「說」的能力。在初學階段中運用此教學法,小朋友學習效果會非常理想。

行距內縮T.P.R.的教學要領有一口訣:「口語命令,肢體反應」。例如教師在上課時說:『 Stand up.』若學生了解這句話的意思,便會有肢體反應而站立起來,若教師說:『Close your eyes.』學生便把眼睛閉起來。此教學方式讓教師能從學生的肢體反應中評量學生是否了解所學,且因為有肢體動作,不只是呆板的反覆朗誦,教室的氣氛因此而更活潑生動。

行距內縮特別提及的是,應用此教學法須有設計精密之教材,配合長期之專任師資培訓,以確實做到學生不需死背單字、文法,也不需完全依賴課本和翻譯,僅憑畫面與聲音的互動,即可完全聽懂每句美語的意思,並進而能流利地運用美語來表達意思,同時建立精確之文法使用習慣,如此才能顯現其完整的最大成效 。

行距內縮在芝蔴街學習美語,我們讓學生不需中文翻譯即能理解,並說出教師所教的英文字彙與句型,透過學習環境的生動活潑,孩子將有足夠的參與感及成就感,用此法來訓練學生聽與說的能力,在聽、說基礎穩固後,加上日後的讀寫訓練,孩子的英文成果是指日可待的!

 

 

文法翻譯法

文法翻譯法強調文法的分析與翻譯,希望藉由推敲解釋的學習文法規則來了解外語。雖然此法目前已被 公認為最沒有效果的外語教學法之一 [Richard & Rodgers 1986],但是在亞洲仍然被廣泛的使用。究其原 因,在於檢測出題容易、閱卷公平,對於升學主義盛行的國家裡,有著無可避免的吸引力。

缺點

1. 學生拘泥於細節的文法解釋,學習進度緩慢。

2.是學生專注於語言的規則,即使 學習外語多年,仍然無法做口語上的直接溝通。探究這兩項缺點的根本原因,均在於學生很少使用這語言而 遲遲不肯開口。而學生無法開口使用或不願意開口的原因。

一方面是缺乏動機,一方面則是缺少了適當的回

 

聽說教學法 Audio-Lingual Method

它特別 強調「聽」和「說」的學習應該先於「讀」和「寫」。傳統上常常利用大量的錄音帶、視聽教室設備來教學。 為了力求學生發音標準,老師上課時會盡量不採用母語教學,也避免讓學生使用母語。在許多的實驗中,聽 說練習法的效果都明顯的優於文法翻譯法,因此而大受歡迎。

    近期的目標旨在加強聽力、訓練正確的發音、認識發音符號。長期目標則是使學生能流利地使用L2

目標:加強聽力,培養正確發音。能以正確的句型結構使用目標語言溝通。
原則1、課堂上不使用母語。2、以正增強的方式鼓勵學生。3、教師需立即糾正學生的錯誤。
優點1、課程編排具有結構性。2、機械式的練習讓學生可不用思考自然回答問題。3、以母語學習的自然順序學習目標語言。4、學生由範例中歸納目標語言的文法規則。
缺點:無數機械式的練習不代表能又有效勝任課堂外實際的溝通。

句型練習(drill)

(1)回朔練習法(backward build-up)

(2)重複練習法(repetition drill)

(3)連鎖練習(chain drill)

(4)替換練習(single-slot/multiple-slot substitution drill)

(5)在不同句型間轉換

 

 

Reference from other  websites' resouce.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蘇菲的跨文化世界 的頭像
    蘇菲的跨文化世界

    sophie的部落格# intercultural

    蘇菲的跨文化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